向阳生涯荐语:
还在为孩子中小学职业规划与家庭生涯教育苦寻良策?这是个堪称范本的真实故事。作者王一敏,是向阳生涯创始人洪向阳的恩师,凭借深厚职业规划造诣,借外孙女逐梦芭蕾历程,精心烹制了一堂精彩绝伦的示范课,其中经验感悟,定能让你收获满满,不容错过!
学芭蕾的缘由?
日本新国立剧场芭蕾研修所主任本岛先生的第一个提问,妞妞的喉咙就嗌住了。
懂事之前的事,她脑子里一团无明。
冷场——七个面试考官的眼睛,疑惑地揪着妞妞:这个例行的Q,可是再简单不过的呀。
1、初遇芭蕾:萌芽在六岁开启
九年前的事情,也许只有我这个外婆记得最牢。那天,我拽着她的小手,领她走进家附近的一间芭蕾教室。教室的两面墙镶着镜,地上考究地铺垫塑胶,女孩们盘着头,水色的练功服,淡粉软底鞋……体验一下吧,老师满脸堆笑。没作任何准备,妞妞棉毛裤棉毛衫,赤着脚丫,夹杂进一群小天鹅中。老师将她的两只小手轻轻按上扶把,又亲切地告诉她跟着大家一起做。妞妞点点头,黑眸有些不安地环顾四周,她用力踮起脚掌,全身抖动不停,突然,眼泪涌出,哭起来了……
此时,妞妞刚满六岁,喜欢爬高,喜欢在公园草地上疯狂奔跑。那天回家后,我问妞妞,下次还去吗?不料,她重重地点了点头。
2015年,先生己经退休,我虽然还没有完全从囯内的工作中脱身,但横滨的小外孙女,是我们心里无法形容的宝贝。
女儿女婿,一个公司在东京都市中心,一个研究所在横须贺海边,女儿管理职务,晚上九点以后到家是常事,女婿做研究员,关键时刻要睡在实验室。小孩放在保育园,保育园有晚托班,最晚可至8点,妞妞每天最后一个回家,遇到女儿女婿实在赶不上时间,还要花钱请人帮忙接。日本的保育园和幼稚园不同,主要任务是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实际困难,学前教育只注重最基本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所以,下午四点放学以后,有条件(时间)的家长便送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教室。女儿女婿不以为然,两人正值职业上升的盛期,对孩子没有奢求,觉得能吃能睡能长个就挺好。
可我很有疑虑,学前儿童的兴趣爱好情操美育,那是人格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啊!
记得有一次到日本探亲,第二天受女儿之托,下午4点准时去保育园。妞妞向老师深深一个鞠躬后,飞出保育园所在的大楼,她扁扁的小脑袋突然朝着蓝色的晴空,大声惊叫,咦!天怎么会亮着呢?那一刻,我的眼窝热了。
孩子自我成长自然好,只是,我和先生想守在萌芽旁边,培培土,浇浇水。于是,两人决定放下国内的一切,到横浜做外公外婆。
2、家庭助力:温暖陪伴与支持
日本的老人没有协助管理第三代的习惯,原因之一,当时孩子们的妈妈大多为主妇,而我们不知情,糊里糊涂地破了这个规矩。
妞妞曾问,为什么人家都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おばあちゃん、おじいちゃん,我们却叫你们阿婆阿公。我回答,外公外婆的出身地是上海,上海人叫外婆Abu,叫外公Ago。先生则摸着她的头说,你喜欢怎么叫就怎么叫,我们都喜欢听。妞妞说,就叫AbuAgo。
再大一点,她开始用上海的小学语文教材,学习汉语……这个时期,是我们最亲密的时候,爱知教育大学研究生院时代的竹内zemi,让我记住,祖父母的行为可以模仿她天然的父母,甚至更周到地给予成熟的爱和安全感。
妞妞捧着照片簿,象是一本心爱的动画书。她打开妈妈的,我们讲述妈妈从婴儿,到幼儿园,到上海的小学,再到日本的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历史,还有她爸爸的面孔出现在妈妈身边的故事……不仅如此,我们还和她一起围观她的小时候,瞧着一枚小红薯——在德川家康冈崎城下一间有历史的产院里,降临人间那瞬间的真面目;看她坐在华盛顿州立大学校园的大草坪上打盹;她赤着双脚,骑在爸爸的脖子上,仰望纽约时代广场五彩缤纷的大圣诞树;还有她爸爸冲奶粉的眼神,象在摇动做实验的试管,以及妈妈狂吻着妞妞的情形。
等到到她可以使用智能手机的时候,我们互相开通了日本的LINE和中国微信,页面上,我们的头像放上了她在保育园的漫画,外公是大大的谢顶脑袋,而外婆,则是疏着一条松松半长辮子的姑娘。
时间真是让人恍惚。一晃,九年逝去,当年一个天真的孩童承诺,谁又能想到会持续至今!
3、逐梦之路:汗水与坚持交织
妞妞小学一年级的课余,每周上两次芭蕾,一次游泳,一次钢琴,一次汉语。之后,随着她的兴趣差异,妈妈调整了教室和时间,到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周一至周五芭蕾,周六钢琴和英语。妞妞每天清晨起床后,喝一杯水,开始活动筋骨15分钟,早餐后,背上沉重的书包徒步去上学。下午四点到家,喝口水,在家做柔软等基础训练45分钟,然后外公开车送妞妞去松山芭蕾舞团横滨国际学校上课,松山的久保老师和冈田老师对有志向的学生,基本上是同一个态度,就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孩子们记在本子上,就变成了一个个日常必须完成的小目标。压腿、开胯、竖叉、滚腰……随着身体的发育,妞妞每天的功课也在不断变化,例如,要做几百个变位踮跳(Echappe),要一毫米再加一毫米地从膝盖到脚跟外旋(Endedors),包括阿拉贝斯克的腿脚线条、下巴额的角度……它们聚焦成为一个大方向,一个旁无杂质的方向——芭蕾梦。
真是无法想象,这个有点虚幻的大泡泡,在我们眼前,就这样实实在在地吹起来了,拗造了妞妞的身形,还锻造了人的毅力!妞妞被选拔参加森下洋子主演的《胡桃夹子》儿童角色时,我们去剧场观摩,那一刻,感慨之情无法抑制:一个孩子,对芭蕾有这般无畏坚持的根性,今后还有什么能阻挡她呢?
日本是芭蕾大国,据说目前全国有近40万芭蕾学习者,还有数十倍以上的爱好者,日本各地有许多芭蕾舞团,每个舞团都能推出完整的古典芭蕾舞剧。长期以来,世界顶级芭蕾舞团一年到头轮流到访日本演出,票房始终不衰。但是,如此疯狂芭蕾的国度,在芭蕾舞者养成的重要阶段(11岁至14岁),却没有一所正规的列入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专门学校。中国过去有北舞附中、上海舞校,现在省级专业艺校遍地开花,而素有芭蕾传统的欧美,其繁荣就更不要说了。多年来,日本许多有识之士一直在向国家呼吁,可一直不为政府认同,乃至今天,它仍是日本的憾缺!幸好在这过程中,日本有一位叫牧阿佐美的芭蕾先辈,多年来她始终坚持不懈地奔走呼吁,终于在二十五年前获得了一部分的成功。上世纪末,日本在新建成的国立大剧场,组建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最高水准的国立芭蕾舞团,牧阿佐美作为舞团的艺术总监,于本世纪初设置了芭蕾研修所,每年向全国招收15岁以上学员6至8名。二十多年来,优秀毕业生不断充实着日本新国立芭蕾舞团,不少成为了首席和独舞。
目标是人的动力所在。也就是在小学毕业之际,报考新国立剧场芭蕾研修所,成为了妞妞芭蕾梦的目标。到达目标的路径,需要精心设计,妈妈经过多方请教和信息收集,初一时,妞妞转入了培养专业舞者的私立K舞蹈学院。K舞蹈学院在东京文京区的后乐园附近,从横滨过去转换电车加徒步,单程需要一个半小时。学院院长原为英国皇家芭蕾舞校的资深教师,要求极端严格,妞妞进入了更规范的学习环境,一周六天,每天从18点跳到23点,深夜回到家时,时间常常已是翌日。
就在这段异常疲劳的日子里,妞妞竟然爱上了镜子,照来照去,一个动作,反反复复,直到映现出自己满意的身姿。颈部、胸部、后背、腰部……以及胳膊到手指尖的延伸,她从镜中不断地审视自己,纠正自己。还有表情,面容随着变奏的情节,调动脸肌,做出发自内心的喜悦或悲伤或愤怒……
正值多愁善感时期的女孩,青春期的同一性,通过四周明晃晃的镜象投射,从外到内,从物理到心理,迎向统一。但愿妞妞理想中的自己,就是现实中的自己!
理想放飞,家人责无旁贷,顶着头皮合力举托。私立舞蹈学院的单项学费以月额计算,每月11万日元(约5500元人民币)加百分之十消费税,每月观摩费,私教费,服装舞鞋费,演出展示费,交通费等等,合计花费也在10万日元(约5000元人民币)以上。此外,外公外婆老胳膊老腿,依照芭蕾特殊营养要求,配膳烹饪,外公赶着时间点开车送站。晚上,爸爸妈妈轮流深更半夜开车到横滨车站,等侯妞妞归来。节假日,妈妈也歇不下来,要带妞妞去专业健身房接受训练,并记录教练的动作要求和摄录影像,或是陪同观摩专业演出。
浇灌一颗青苗,时间、精力、财力缺一不可。
4、报考挑战:波折后的梦想成真
回到本文的开头。
2024年12月初,妞妞通过了第一次初选(书面材料,体检报告,三张芭蕾形体照片)。
12月7日,进入第二次技能考试(把杆和地面组合),通过。8日,再进入第三次技能和变奏(独舞)考试,再通过。
12月15日,终于坐到了七位考官的面前。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她破天荒地回到了九年前的自己,手足无措,不敢直面仰望眼前这些闻名日本甚至世界的舞蹈家,尽管自己的爸爸妈妈就坐在身后……三十分钟后,妈妈走出考场打开手机,对外婆说:妞妞可能没戏了!
没关系啊,人生总有大风大浪。久经风浪的外公外婆,当年一个16岁,一个15岁,一个从卢湾区,一个从徐汇区,离乡背井上万里,去黑龙江漠河边境插队做农民……
12月27日,外婆我去女儿家,发现她家的信箱里,正躺着新国立剧场芭蕾研修所的合格通知书。
2025年1月20日晨
(向阳生涯1对1职业规划咨询服务)
作者简介:
王一敏,女,出生于中国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涯咨询与规划学者,教授。
曾在《大兴安岭文艺》《北方文学》《萌芽》《上海文学》《新民晚报》等国内文学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十余篇,纪实文学以及散文十余篇。
1989年赴日本国立爱知教育大学留学。2000年回国执教。期间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5部,合著1部。现居日本横滨。
【特别提示】
本篇新闻报道【15岁少女芭蕾梦:职业规划牵线,家庭托举铸就传奇】内容转自向阳生涯公众号(公众号名称:向阳生涯职业规划)文章,阅读原文可微信搜索关注,想要了解更多职业规划知识与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相关内容,请前往向阳生涯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