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5人浏览
07-26
盖洛普2013年的《全球员工敬业度调查报告》表明,26%的中国员工长期处于消极怠工状态,68%对工作漠不关心,在中国仅有6%的员工称得上是真正的敬业。这样的结果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扭转,相反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在第59期CCDM高级职业规划师课程上,无论是专注职业规划实战落地多年的主讲人洪向阳老师和刘德恩教授,还是来自各行业,平均工龄超过17年的学员们,都深刻关注到了企业、学校甚至身边人所面临的严峻的职业问题。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通过五天四晚的高强度学习,系统学习职业规划的专业体系以及实战落地的技巧,以自身为火种,通过职业规划助人助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01
就我所接触的行业、和学校的学生们来看,大多数人都是非常迷茫的,很多人的选择是随波逐流的。而打破迷茫的唯一法则就是建立我们的职业规划意识。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在于推动社会发展,因为如果每个人都有目标,这个社会就是积极向上的,而不是像一堆散沙。
就算我们职业生涯的前半生不小心走错了,从现在开始利用职业规划知识,重新为自己设计职业规划道路,从来不会晚。
——上海海事大学副教授、资深律师侯剑
侯老师是本期CCDM课程的班长,因为本身的职业关系,他对于职业规划能引导个人的职业发展这一点非常认同。
然而在我国,职业规划的意识并没有被普及开来。相较于我国庞大在职人口,职业规划行业的从业者比例仍十分悬殊,像侯老师一样拥有这份意识,并愿意通过自己来影响其他人的人非常少,受过专业培训,有过相关资质的更是少之又少。
在欧美发达,定期做一次职业规划就像定期的体检一样普遍,这与100多年来,职业规划领域知识在欧美的不断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