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有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抱着“大一大二先轻松,大三大四再加油”的心态。对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乃至未来的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毕业时面对就业压力,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向阳生涯的数据分析显示,当前大学生群体中,63%的人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表示不明确,只有4%的学生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种种迹象表明,尽管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但整体效果并未显著改观。大多数大学生对职业规划仍是模糊状态。
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该如何规划呢?我们认为,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对学生自我认知及对职业环境了解方面的教育是严重缺乏的,相对于发达国家从小学就开始的生涯教育环境,在我们这样的独特背景下,大学阶段的职业规划应该有其独特的模式。比较有效地模式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一——探索期
进人大字后首先要解决的是,这个专业是你理解的那个样子吗?如果是,该如何规划好学业及整个大学生活?如果不是,那么适合你的是什么专业?很多人会发现,所学的并非自己感兴趣的,或是所学的专业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大一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系阶段,这时需要尽早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针对就业方向早做规划。
在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对自我和职业环境的探索和综合分析,找到初步的职业定位。慎重一点的话可以做个正规的职业规划咨询,请校内或校外具备专业资质的职业规划师做个辅导,或是借助一些分析问卷和标准化测评工具,对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价值观以及需要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客观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同时注重对职业环境的分析,整合自己的各种资源,评估就业机会,了解目标行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胜任该职位的条件与资历要求等。这个阶段,找准发展方向是首要任务。
(内容来源与洪向阳:《10天谋定好前途:职业规划实操手册》第二版,中国经济出版社,2021.4,第306-3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