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清华大学新生开学讲座上,《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在读博士生庞众望,作为优秀学生代表进行发言,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和赞许。
从河北农村的寒门学子,到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庞众望的一路“逆袭”不是奇迹,而是精准规划与坚定执行的必然结果。拆解他的职业发展之路,我们能发现每个人都应该读懂的底层发展规律。
1、专业选择奠定职业基础,深化定位瞄准职业方向
2017年,庞众望在高考中取得了684分的优异成绩,又因得益于清华“自强计划”的额外60分,总成绩达到了744分,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录取。
他之所以选择最硬核的精密仪器专业,只因“这一领域关乎国家高端制造发展,需要更多年轻人扎根”,精密仪器专业看似冷门,实则在科技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国家需要的就是我该学的。”
初入清华园,庞众望像许多新生一样,都处于迷茫中探索的状态。尤其是大学前两年,庞众望其实并没有找准方向,他坦承自己当时“坚定又懵懂”,坚定在于知道自己要努力地学习、要冲出去,但懵懂就在于不知道要冲去哪,缺乏规划。当时的他也比较在意外界的看法,对自己的能力到底在哪里、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并没有正确的认知。于是他不断摸索和试错:去做社工,去担任团支书,去支教,也带队参加过社会实践……
直到大三他加入一位老师的SRT(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也是在那个时候学会了怎样读论文,怎样做科研,从中找到许多快乐。比如,在读论文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很喜欢去琢磨一些事情,当找到一些自认为很新颖、很不错的点,捕捉到作者一些深层次的思考时,就会非常开心。他慢慢地发现自己可能更适合、更擅长,也更希望从事研究工作。
找到方向之后,他便沉下心去更多地“知己”,在清华的多年实践,他逐渐摸透了自己的能力水平、能力边界到底在哪,也开始认同有一些事情或许在能力边界之外,并不擅长。在慢慢发现自己、看清自己的过程中,他反而变得更自信。
2021年,庞众望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意味着他在不断的探索和规划中,深化定位,将自己的阶段性职业身份明确为“科研工作者”。如今,他已手握3项国家专利,发表多篇SCI论文,研究方向直指国家"卡脖子"技术难题。
面对大家的期待,庞众望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自己的能力之内,把该做的事情做到最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所长和所短,都有自己的定位和分工。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向阳生涯认为,像庞众望这样,职业定位越准确的人,就越心无旁骛,专注于自身发展、提升,就越容易获得职业成功。庞众望的读博选择,也并不是一时的冲动或盲目跟风,而是对职业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尽早找准职业定位,通过持续复利积累,确保能在某个职业领域拥有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2、乐观和感恩的心智模式,职业发展的“隐形引擎”
今年26岁的庞众望,出生于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父亲因病无法与人交流,母亲下肢残障行动不便,面对家庭的重担,庞众望一边勤于学业,一边照料家庭。人生的前18年里,庞众望曾因先天性心脏病命悬一线,曾为母亲住院挨家挨户借钱,也曾为还债捡废品赚钱。
在很多人看来,庞众望的成长环境充满了“不幸”,但他却从未抱怨过命运的不公,反而一直以积极的心态拥抱生活。面对困境,他的“乐观”和“感恩”不是口号,而是内在的思维模式,这让他能将所有能量聚焦于“解决问题”而非“抱怨问题”。在学习和职业发展中,这种心智模式成为他的“隐形引擎”。
庞众望谈到自己的家庭时说道,“跌倒、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那种韧性也是从小家庭带给我的一个底色。这种底色无论我以后走得多远,都不会褪色。”
当年高考完的他,深知考上大学只是一个起点,未来需要继续努力。进入清华大学后,庞众望也确实做到了自己说的“靠自己去努力”学习。
科研的道路枯燥且艰辛,他也遇到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但有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目标,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加坚实。
有时候,为了解决一个实验中的技术难题,他连续几天几夜泡在实验室里,查阅大量资料,反复进行实验。终于,在一次洗澡时,热水浇到头上的一瞬间,他突然灵感闪现,想通了困扰已久的问题,成功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SCI论文,并斩获一项发明专利。
庞众望说,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目前让他骄傲的一个是高考,一个是科研。“在更长远的未来里,能让我骄傲的不会只是这两件事情,值得我骄傲的东西还在未来等着我。”
(内生涯与外生涯,图源《10天谋定好前途:职业规划实操手册》洪向阳著)
庞众望的这种心智模式,能让他在职业发展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聚焦于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往往会决定了他的职业高度。即便处于同样的职业起点,心智强大的人能在困境中成长,抓住更多机会,而心智脆弱的人则会在挫折中退缩,错过发展机遇。
(向阳生涯1对1职业规划咨询服务)
3、懂得职业规划,掌握人生主动权;学习好职业规划,实现人尽其才
庞众望的每一步选择,都符合职业规划的底层发展规律:首先是专业选择,高考志愿即职业积累的起点;然后深化定位,通过逐步认识自己,明确科研主线;伴随着高韧性的心智模式,催生强大职业定力,在逆境中保持不断进步和突破。
向阳生涯的【舒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在庞众望的经历中也得到了完美印证。他在【探索阶段】走得扎扎实实,不绕弯路,找准了职业定位,完成了职业规划的关键步骤,所以他能在【建立阶段】能拥有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并且有恒心持续深耕,未来职业成就上限很高。
而现实中,很多人在“探索阶段”却陷入“职业迷茫”:高中生填报志愿时,对专业一无所知,随随便便做出选择;大学生毕业时,对职业方向模糊不清,盲目跟风找工作;职场新人工作几年后,发现自己不喜欢当前的职业,却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从事职业规划行业20多年来,向阳生涯见过许多迷茫的职场人,有很多甚至拿着漂亮的学历,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些职业问题,超过70%的隐患埋在了【探索阶段】的高考志愿里。
向阳生涯认为,高考的最终目的,是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学校、专业——为职业生涯做积累,真正避免“人职错配”,做到“才尽其用”。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势,都有获得职业成功的可能,关键是做好职业规划:
✔找到适合的、准确的、长期的职业定位
✔设定职业目标
✔寻找实现通道
职业规划不是“个人的事”,而是需要父母和老师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因此,不管家长还是校方,都要对职业规划有清晰的认知,在向阳生涯CCP生涯规划师和UAPM高考志愿规划师的学员中,不光有未雨绸缪的学生家长,还有来自高校、高中、中职的工作人员,包括教师、辅导员、招生人员、就业服务人员等等。
(生涯规划师课程内容)
向阳生涯CCP生涯规划师、UAPM高考志愿规划师,适用人群多,应用场景广:
☑成为高考志愿规划师,跻身百亿市场,冲击百万年薪
☑为子女未来保驾护航,包括高一选科、高考志愿、毕业求职等等
☑帮助学校提升招生率、升学率、就业率
(UAPM高考志愿规划师适合人群与收获)
【特别提示】
本篇新闻报道【从寒门学子到清华博士:庞众望的职业发展之路,藏着每个人都该读懂的底层发展规律】内容转自向阳生涯公众号(公众号名称:向阳生涯职业规划)文章,阅读原文可微信搜索关注,想要了解更多职业规划知识与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相关内容,请前往向阳生涯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