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旅游学院新生代表龚晟在开学典礼上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引起舆论关注。
龚晟当年中考以720分进入当地知名中学,高二退学转读职高学烹饪,对口高考中,以总分648分(超本科线108分)获全省烹饪专业第一名,顺利考取四川旅游学院——这个看似“反向”的选择,却让他走出了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
1、选择适合的赛道更重要,做好职业积累少走弯路
面对很多网友的争议与不解,18岁的龚晟有着自己的思考:“到了高二,感觉学不走了。”他坦言,自己选的是文科,虽然成绩属于中等水平,但读着读着就感觉学习压力非常大,并且觉得文科专业在未来择业时或面临“路子窄”的难题。
学校的一次职普融通宣讲活动,让他有了新的想法——与其顶着压力继续读,不如学门技能,即便考不上理想大学,也可以凭技能养活自己。经过慎重思考和家人商量,他决定退学转校读中职,学烹饪。
龚晟考入四川旅游学院是通过四川省的对口高考。与全国统一高考有所不同,对口高考是专门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大学招生考试,由四川省教育厅统一命题考试。考试内容有语文、数学、英语、专业(实操和理论)4科,总分也是750分。职业高中的学生可以通过这一途径考入与其专业对口的本科大学,同样是进入大学深造的一条赛道。
龚晟坦言,相比全国统一高考,对口高考的语、数、外科目考题相对简单,虽然没有历史类或物理类学科考试,但增加了专业理论和专业实操考试。
对于受到的网络关注,有亲友鼓励他创建账号,做短视频博主,但龚晟表示当网红会有很大压力,暂时不会考虑。目前还是以学习为主,先努力实现自己的“厨师梦”。
龚晟的梦想是成为国家一级厨师,希望在大三能成功考取二级厨师证,未来还想继续考取烹饪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同时他还表示,虽然确认自己选对了赛道,但并不代表其他同学也能照搬,需要视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
可见,他从退学读职校,到考入本科,以及未来准备读研,都是为实现自己做厨师的职业梦想,这是一步一步十分清晰的求学与职业发展规划。
龚晟的提前规划、主动切换的选择里也藏着一个新趋势:现在的高分学生选职业教育,并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主动选赛道”。他用三年时间,在烹饪领域深入学习,最终“弯道超车”,为职业发展做足积累。他的选择,看似偏离了传统意义的教育轨道,实则是职业规划理念的胜利。
(向阳生涯1对1职业规划咨询服务)
2、越来越多学生意识觉醒,职业规划的迫切性前置
事实上,近年来,从中考后放弃普高选择中职的学生不在少数。原因在于,一是学生本人有明确的成为技能人才的职业兴趣;二是上中职,也有畅通的升学路径,家长不再一味反对。
前不久,深圳考生唐海洋中考563分却放弃高中选择报考职校,就读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深圳中考满分610分,唐海洋考出563分。这个足以让他稳进重点高中的分数,却被用来“屈就”职校,让众多网友大为不解。面对舆论质疑,唐海洋则很清醒地说:“无论是中职学校还是普高学校,只要能满足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需要,就是好学校。”并且认为学一门技术对以后更快就业有帮助。
一位老师曾经建议他走普高、升本科、再一路走到行业顶尖,但唐海洋依然坚定听从了自己心里的想法,他了解到,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中职生三年后也可以升本科,并表示未来将继续深造读本科,目标是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唐海洋的选择,本质上是由考名校优先,转化为职业规划优先。选中职、学汽修,唐海洋表示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结合了个人兴趣、对就业现实的考量以及来自父母的支持。
另有一名中考生叶娴(化名)今考取得了887.4分的好成绩,这个成绩在广东省阳江市能排进前2700名,可以考进她所在阳春市的重点高中,但她却选择了阳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叶娴如此“逆向”选择,主要是看中了教育改革的红利。她选择的是广东省首批“3+4”中本贯通班,即先在阳春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习3年,通过转段考核,便可直接升入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4年后可拿到本科学历。
今年是广东省首次试点中本贯通培养模式,采用“中职3年+本科4年”一体化设计。专业好,不高考,就业稳,让中本贯通班收获了很多像叶娴这样的中考高分考生。
上海、江苏、浙江,是“中本贯通”制度的先行者,与传统印象中“低分才进中职”不同,“中本贯通”也同样颇受高分考生的青睐,而且分数线也不低。
3、高考志愿选择风向发生变化,职业规划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除了中考志愿,影响更大的高考志愿选择,风向也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考生们更加务实,不再学历崇拜,传统的“学校优先”思维正在被“专业导向”的新策略所取代。
比如前段时间,江西一中学3名高分学生未报“清北”,被老师怒斥其“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老师认为这是“教育的失败”,愤而解散微信群,引发广泛议论。事件发酵后,该老师所在学校紧急发布了情况说明。
还有今年高考的浙江女生贺显贻高考604分,超过浙江省特招线12分、普通类一段线114分,明明能上重点本科的她,却偏偏选了高职院校——武昌职业学院的定向培养军士,面对外界“浪费分数”的质疑,她很淡定:“与其为了名校选不喜欢的专业,倒不如选择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院校和专业,毕竟这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高中生升学有九大类30多种升学通道,定向军士是其中定向招生的一个细分类别,只有充分了解各种通道的适合人群和优劣势才能准确选择。并且在当下,“找一份稳定的铁饭碗工作”,正成为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的追求,而定向培养军士就有着这样的“铁饭碗”特质。
这种被称为“反向志愿填报”的策略,强调从专业兴趣出发反向选择院校,而非盲目追求名校光环。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和家长观念的理性化,也说明了职业规划、生涯教育正在被提前到高中、甚至初中阶段。越来越多学校开始开设“生涯规划课”;越来越多家长在孩子初三时,就开始研究“未来职业方向”。“以职业规划引领中、高考志愿规划”,正成为教育新共识。
(UAPM高考志愿规划师适合人群与收获)
4、无论选择哪种升学路径,都要以职业规划为前提
根据【舒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15岁就可以初步选择职业定位了,这个年龄段,正好处在初中到中职/高中的转换阶段。各个学段新的教育改革,如中本贯通等得以推行,说明在政策上,国家是认可职业发展之规律的。
从职业发展的规律,15岁是职业的暂定期,家长要及早了解孩子的兴趣、性格、专长,引导孩子进行【职业探索】,可以运用霍兰德、MBTI、兴趣岛等工具。
家长必须要有慧眼,识别哪种升学模式适合孩子,前提依然是要懂得职业规划,尽早给孩子做好职业探索。
如果孩子不适合中考后切换,就进入传统高考路径,高考志愿规划更要考虑职业规划,毕竟还要填报志愿、选择专业。
选择传统高考,高一就要面对选科,选科决定专业的选择广度,需从职业定位、院校专业选科限制,来逆推该选的科目。
☞所以,不管孩子走哪条路,职业规划都是必须要面对的、必须要学习的!
因此,不管家长还是校方,都要对职业规划有清晰的认知,在向阳生涯CCP生涯规划师和UAPM高考志愿规划师的学员中,不光有未雨绸缪的学生家长,还有来自高校、高中、中职的工作人员,包括教师、辅导员、招生人员、就业服务人员等等。
大家都认为,无论新高考改革,还是职普融通、中本贯通,都是围绕加强就业的国家战略,是一场有关职业规划的认知革命。
(生涯规划师课程内容)
向阳生涯CCP生涯规划师、UAPM高考志愿规划师,适用人群多,应用场景广:
☑成为高考志愿规划师,跻身百亿市场,冲击百万年薪
☑为子女未来保驾护航,包括高一选科、高考志愿、毕业求职等等
☑帮助学校提升招生率、升学率、就业率
【特别提示】
本篇新闻报道【高二退学转读职高,中考720分少年庆幸选对赛道:中高考 “反向志愿” 潮背后藏着职业规划新逻辑】内容转自向阳生涯公众号(公众号名称:向阳生涯职业规划)文章,阅读原文可微信搜索关注,想要了解更多职业规划知识与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相关内容,请前往向阳生涯网站首页!